厦门筼筜湖步道拓宽完毕。根据市民之前贡献的“金点子”,有关部门开始张罗着为它添置“家具”。“听施工方说,下一步将新增很多椅子,路灯也要改造,还要修建亭子。”对此,家住筼筜湖畔的热心市民王女士昨日致电导报记者建议,希望厦门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开放“认捐”渠道让市民可以参与共建。
其实,不只王女士有这样的意愿。就在本报此前的“问计筼筜湖”征集的600多条建议中,就有多达十余位市民提议,让市民或企业通过自愿认捐等方式来参与共建,最终实现美丽步道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筼筜湖步道最新进展 变宽步道开始张罗“家具”
细心的市民注意到,筼筜湖步道沿线,很多路段最近一下子变宽了。
事实上,这距离筼筜湖步道改善提升工程启动还不到一个月。就在上月底,筼筜湖步道改造正式进场动工,开始对5段步道进行扩宽。在南侧莲岳路至湖东桥的槟榔路段,此前仅1.5米宽的步道,已经用暗红色的透水砖扩至2米左右,可三人同行。
导报记者昨日走访现场注意到,在湖滨北路需要拓宽的两段步道中,莲岳路至湖东桥用透水砖拓宽,滨北加油站至湖东桥则用石板拓宽。现场的施工人员介绍,拓宽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拓宽工程将于年底前结束。“下一步就是根据之前向市民征集的意见,为步道配备‘家具’。”相关施工方透露,这其中包括增加座椅、改造路灯、林荫小道改造以及亭子的规划建设等。
为使步道改造提升更符合市民需要,有关部门已着手打造一个示范段。
市民心愿 想要认领“家具”参与共建
对于正在筹备“家具”的步道,家住筼筜湖畔的王女士动了念头。
“一次,我和一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在筼筜湖畔散步,她说了一个想法,我觉得很有意思。”王女士说,筼筜湖沿线的座椅很少,当时,这位朋友就问我,为什么不开放一批公共椅子,让市民来参与认捐?
原来,美国一些有小河流经的城市,在河边,有这样一些休闲长椅:它们看上去极为朴素,但在背后却有一块很特别的小牌子,上面不仅镌刻着捐助者的姓名,旁边还附带了一句捐助者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寄语,或者是一句祝福和一句加油打气的话。“希望借‘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这一契机,让市民有机会参与共建家门口的步道。”王女士说,此次筼筜湖改造提升工程,吸引了很多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市民自己提的意见能够由自己来参与实施,那就更有意义了。
为此,王女士有个心愿:希望在自己家门口的步道上,能留下自己的一点印记,哪怕是一张座椅或一盏路灯。
认领认捐 共建渠道可否开放
但是,对于普遍完全由政府主导、财政投入的公共工程,王女士的这一念头,显得有点“另类”。
导报记者注意到,其实,动了这样念头的市民,并非只有王女士一个。就在本报此前的“问计筼筜湖”征集的600多条建议中,导报记者注意到,就有多达十余位市民,提出了如此建议或意愿。
“要让每个市民都可以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成为美丽厦门建设的一个因子。”市民陈谨昕此前在导报为筼筜湖步道征集“金点子”过程中就建议,让市民参与共建,这样市民就会增强爱护意识。
陈谨昕说,有关部门可以给客厅里的“家具”定个价,然后向社会公示,让大家自愿来参与,最终让大家都来参与保护大家庭里的“家”。
对于市民的这些建议,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景观设计总监、杭州分院院长王晗璐也进一步支招,有关部门可以开放共建渠道,让市民参与进来。“市民或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认领一些小设施,然后印上一个小标识。当然,这一标识不宜商业化。”
在王晗璐看来,能在厦门最美“会客厅”留下自己的一点印记,对于市民来说,也非常有意义。
座椅,就经常会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我也可以在这里认捐一把椅子,路过时就坐在上面休息,晒晒太阳,该是一种多美妙的感觉!
长青路李女士:筼筜湖走了好几年,经常有人乱扔垃圾,不爱护公共设施,如果能让市民参与到管理中,比如划出一块草坪让附近有意愿的市民负责看管,这样大家互相监督,就会更好地爱护共有的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英国风俗禁忌有哪些?英国传统节日及习俗盘2018-04-0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