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方志记载,在今天厦门全市老牌坊数量至少有过115座,其中不含墓道坊。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厦门牌坊中阵容最强大的墓道牌坊吧。
现存最古老的完整古牌坊:
明代“胡元轩墓道坊”
墓道坊,是古代牌坊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专门立在官员、尤其是高官显宦的墓道前,以为标志。厦门现存较完整的古代墓道坊,共有8座,其中6座明代墓道坊、2座清代墓道坊。另外还有几座被翻修一新的墓道坊。
在海沧区东孚镇后柯村,村外砖厂旁小山边,有一座明代古墓“胡元轩墓”,当地人俗称其为“顶仔墓”。
除了形制独特之外,胡元轩墓的价值还在于它的墓道坊,三块匾额上,分别镌有“昊天”(后补)、“席地”、“幽宅”。这是厦门现存最古老的墓道坊,也是厦门现存最古老的完整古牌坊,距今已有519年。
其他4座明代墓道坊
除了前述2座明代的“胡元轩墓道坊”和“陈沧江墓道坊”以外,在同安区祥平街道过溪村幕庵里的下寮山边,有明代的“刘静轩墓道坊”,坊后还有一块刘静轩夫妇墓道碑,刘静轩生平事迹不详,合葬墓却堪称精美,尤其是墓体上的龟形整石封穴、墓围屏壁上的神兽浮雕、两侧墓手顶层脊端所饰印斗、龙首、石狮,基本保存完整。
在同安区西柯镇美星村,美星小学后墙外的小山上,有“林潆川墓道坊”,正面匾额上书“皇明诰封”,背面匾额上书“晋藩谕祭”。明间立柱上的一对石雕坐狮,样子憨态可掬。坊后小山上,有林潆川夫妇合葬墓。在何丙仲先生搜集整理的《厦门碑志汇编》中,收录有蔡复一撰文的《林潆川夫妻合葬墓志铭》,根据铭文,推知林潆川墓道坊建成于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 。
在翔安区新店镇吕塘社区董水前里的观音庙“南春堂”前,有双柱单间石门式牌坊“望洋阡”,是明代浙江按察使蔡贵易的墓道坊,正面匾额上书“望洋阡”,背面匾额上书“西山佳气”,花板上刻有建筑时间:“万历三十九年辛亥(1611年)十一月初二日”。“望洋阡”面朝大海,遥望金门,因为蔡贵易的父亲蔡宗德,是金门平林人,死后葬在金门戴洋山。而蔡贵易墓,村里老人称为“蔡国公墓”,则在吕塘社区董水里至董水前里的村道边,已被列为“厦门涉台文物古迹”。父子两墓,隔海相望,令人欷歔。
在翔安区新店镇东界社区宋洋里,村外的宋洋机砖厂旁,即原来新店洪厝至刘五店的古道上,有“洪觐光墓道坊”,当地人俗称“五里牌”,约建于明代后期,匾额上书“万历庚戌(1610年)进士、直隶常州府武进县知县洪觐光,以子朱祉,貤赠文林郎,暨配儒人林氏、黄氏墓道”。按照明代官制,“文林郎”是正七品文官散阶。照理说,知县也是正七品官,不知为什么洪觐光要靠儿子洪朱祉来貤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英国风俗禁忌有哪些?英国传统节日及习俗盘2018-04-0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