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小特产”长成“大产业”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9-19 10:18 /

  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打造一批“福字号”优质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围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浓墨重彩谋篇布局。

  “十四五”收官在即,“小特产”长成“大产业”了吗?

  1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省农业农村厅、海洋与渔业局介绍“十四五”期间我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十四五”以来,我省农业农村保持稳中有进良好态势,预计“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指标可如期完成。2021年以来,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年保持3.4%以上的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

念响“特”字诀

  作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全省每年40%蔬菜调供省外;银耳、绣球菌、秀珍菇等8种食用菌产量居全国首位;茶叶单产水平、茶树良种覆盖率、涉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全国领先;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出口额均位居全国第一……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却盛产农产品“单打冠军”“隐形冠军”。秘诀藏在一个“特”字里。

  “特色现代农业是福建农业的优势所在、亮点所在。”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陈明旺说,福建坚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着力把农业优势做得更优、亮点做得更亮,让更多地方“小特产”成为强县兴业富民的“大产业”。

  其中一大抓手,是2021年启动的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

  “3212”工程指的是“十四五”期间,全省建设3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0个农业产业强镇、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通过实施一批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加快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升级。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全省已累计建设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31个、其中国家级1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个、其中国家级7个,农业产业强镇108个、其中国家级6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532个。

  这些重点项目,构建了从微型到小型、从中型到大型经济圈的“圈”状发展格局,持续释放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澎湃动能。

  产业体量持续壮大。茶叶、蔬菜、水果、畜禽、食用菌、水产、林竹、花卉苗木等10个乡村特色产业,正经历一场全产业链升级、全价值链提升,预计“十四五”末全产业链产值可突破3万亿元。

  经营主体活力焕发。全省累计培育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21家、农民合作社4.2万家、家庭农场12万家。其中,30家龙头企业在境内外上市,19家龙头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联农带农效应凸显。广大农户以土地流转、就地就近务工等方式参与产业项目建设。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发展生产。全省共组建389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结带动3039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唱响“新”字经

  如果要梳理“十四五”福建农业大事件,白羽肉鸡“国产芯”的诞生一定榜上有名。

  在我国,鸡肉是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消费肉类。但过去,占据鸡肉消费市场半壁江山的白羽肉鸡,种源完全依赖进口。福建企业圣农集团十年磨一剑,终于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突破。

  2021年,由圣农自主选育的白羽肉鸡配套系“圣泽901”获颁畜禽新品种证书。如今,白羽肉鸡“国产芯”在海内外市场叫好又叫座: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先后出口至坦桑尼亚、塔吉克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勇闯国际种鸡市场。

  扬眉吐气,自立自强,源自福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又一关键字——“新”。五年来,福建坚持走内涵式农业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

  种业“芯片”算法升级。

  建成25个国家级、31个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牵头开展白羽肉鸡、青梗菜、花椰菜等3个国家育种联合攻关;13家企业、机构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数量达到6家;持续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育成138个农业新品种,“农万金”系列金针菇新品种、“农嘉杏1号”杏鲍菇新品种逐步替代进口品种;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产量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大黄鱼、石斑鱼、鲍鱼等特色品种种苗繁育占据全国“龙头地位”,海水种业总体规模全国第一……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道清说,“十四五”以来,我省聚焦种源安全战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为打赢种业翻身仗作出了福建贡献。

  设施装备迭代跃迁。

  “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56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1334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76%,工厂化育秧、高速插秧机、粮食烘干成套设备等加快普及,农用无人机在植保、农资调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控近推远发展深远海养殖渔场,改造传统网箱100多万口、筏式设施70多万亩,投建深远海养殖装备25台、深水大网箱超6000口,总体规模居全国第一。

打响“福”字号

  漳港海蚌、德化黄花菜、蓬华芥菜、将乐山茶油、冠豸山铁皮石斛、宁德大黄鱼……这些从山海间孕育出来的福建好滋味,今后将共享一个品牌——“福农优品”。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5年度第一批“福农优品”授权用标单位名单,全省9个区域公用品牌和72个产品品牌拿到了使用许可。

  农产品既要产得优,也要卖得好,关键在打品牌。近年来,全省各地依托特色资源,大力推进品牌强农,培育了安溪铁观音、古田食用菌、琯溪蜜柚等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此基础上,如何持续扩大“福”字号农产品品牌影响力?需要攥指成拳,协同发力。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十四五’期间,我们积极谋划打造福建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福农优品’。”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兽医师吴顺意说,我省着力打造“福农优品”品牌矩阵,制定品牌标识管理办法,启动品牌标识使用授权工作,每年遴选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福建名牌农产品。目前,已在全省授权102个区域公用品牌、246家龙头企业使用“福农优品”专用标识,涵盖农产品超4000款。

  与此同时,我省创新推广方式,利用展会、高速服务区、加油站商品专柜、大型购物超市体验中心、中国农民丰收节、直播电商等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持续拓展“福农优品”品牌推广与产销对接渠道,加速“福农优品”出圈。

  好山好水孕育好产品,绿色优质是“福农优品”最大的底气。

  “十四五”期间,我省积极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据悉,全省化肥使用量已连续8年实现负增长,农药使用量连续13年实现负增长;大力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推行农业地方标准330多项,建设18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4年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0%,农膜回收率超84%。(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原标题:“小特产”长成“大产业”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篮球比分直播: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周祖翼在福州长乐调研侨务工作
  • 福建: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走具有
  • 闵平|汇聚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篮球比分直播:市活动开幕
    【视频】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篮球比分直播:市活动开幕
    第十八届海峡两岸(篮球比分直播:)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在南安成功会展中心启幕 (视频)
    第十八届海峡两岸(篮球比分直播:)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在南安成功会展中心启幕 (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篮球比分直播:
    世遗篮球比分直播: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篮球比分直播:
    何以中国·向海篮球比分直播: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漳州市实景三维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储能,推动全球加速迈向零碳未来——2025 邮“汇”万家 避险有道——外贸企业汇率 2025世界储能大会在宁德开幕 漳州首批市级科技小院申报工作启动 效果拉满!篮球比分直播:古城中山南路,焕新亮相! 漳诏高速先行用地获批 中国体操队公布2025年世锦赛参赛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