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聚才:走向国际引外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也当看到,扎实的产业基础、实干的工作作风,是杭州高层次人才流入居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2016年杭州GDP达11050亿元,增长9.5%,增幅居中国副省级城市第一。该市已形成了以信息经济为引领、高端服务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这种产业基础也让人才流入的价值不断散发。仅2012年至2016年,杭州引智成果转化新增产值共计183亿元,利润超36亿元。
显著成绩背后,杭州以“实干”之风服务人才、当好“店小二”也是重要因素。
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博士王孟秋说,其将“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控制整合技术”项目落户杭州时,从企业注册、税务登记到申请免费场地支持、人才公寓等,都是人才部门的“店小二”跑腿办好的。
据了解,杭州市委组织部专门出台《关于当好“店小二”优化人才服务的意见》,为重点人才和团队提供代办服务等,去年帮助人才解决各类问题1600多件。
“我们还开发了杭州智慧人才平台,为人才提供在线项目申报、创业资源推介、人才活动交流等在线‘店小二’服务。”张仲灿说。
实干还体现于该市的政策制定和平台打造方面。
杭州推出“人才新政27条”和人才“若干意见22条”。其中,对新引进到杭州工作的硕士发放每人2万元,博士每人3万元的生活补贴等政策深受人才欢迎。
该市也积极打造“两核六极多点”平台推动人才集群发展,在硅谷设立引才工作站、举办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创客天下·杭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打造两个国家级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和杭州未来科技城等都是杭州的生动实践。
包容开放: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
促使杭州人才国际化推进明显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包容。
“杭州包容的文化渗透在每位老百姓的血液里,让创业者充满了获得感和尊重感。”杭州绿盛集团创始人、澳洲学成归来的林东,从食品行业向海洋能领域转型时,在别的城市遭到了冷遇质疑。但他清楚地记得,“杭州人竖起大拇指,赞我有梦想了不起”。
如今,其带领团队研发的世界首台3.4兆瓦LHD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成功发电,标志着中国在海洋潮流能利用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林东说,他感恩于杭州的包容。
杭州包容的城市精神,还存在于宽容失败的态度中。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表示:“杭州要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人才为本,坚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创新生态。”
以杭州发布的《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为例,其明确了创业失败时呆坏账的核销办法,如由创业担保贷款风险基金、担保机构、经办银行分别承担30%、50%、20%的贷款损失,减少创业者“后顾之忧”。
包容,也彰显于杭州愈加面向国际的胸襟,努力强化政府服务国际化的“软环境”和硬件配套国际化的“硬环境”。
“软环境”方面,杭州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政府运行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接轨国际化。其还建立起涉外事务管理负面清单制度,下放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权限,进一步完善出入境管理与服务等。
而“硬环境”打造上,杭州引进、打造了杭州国际学校、贝赛思国际学校等。浙医二院国际医学中心、邵逸夫医院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国际医疗中心等已投入运营,外籍人员在杭就医保障得到极大提升。
努力仍在继续。张仲灿强调,人才国际化是城市国际化的支撑,也是推动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前提。接下来杭州将试点建设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并且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小镇、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开放式创业街区等。
“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打造全国领先的人才高地”……关于人才,杭州正写下新的故事,也可以预见,其弥足珍贵的三大特质,也将让更多人才在此诠释价值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