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厦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释放各项政策效应,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内外需求稳步扩张。
市统计局昨日发布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数据,我市经济总量稳中有升,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418.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3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137.24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4261.50亿元,增长5.0%。
农业生产稳中向好
种植业增势平稳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66亿元,增长3.5%,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种植业产值增长5.2%,主要经济作物产量稳定增长,蔬菜、水果、食用菌产量分别增长3.8%、12.0%和25.4%;林业产值增长97.1%;牧业产值增长2.3%,生猪养殖持续带动,生猪存栏、出栏量分别增长17.4%和8.9%;渔业产值下降2.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增长3.1%。
工业生产稳健领跑
先进制造支撑有力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幅,增长10.4%。
医药制造业加快回升,增加值增长8.5%,比上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凸显出产业在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适配中的快速调整能力。
制造业韧劲与潜力持续释放。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2个百分点。其中三大重点行业表现尤为亮眼——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三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9%、19.2%和84.7%。
高技术产业的“高增速”则成为工业经济的“新引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4%,较规模以上工业高出8.0个百分点,拉动整体工业增长6.8个百分点。新产品保持较好增势,锂离子电池在海外市场需求带动下,产量增长77.8%。
产销协同效应增强。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9.1%,产销率96.56%,生产端与销售端协同效应不断增强。从出口来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0%,出口交货值率29.0%。
服务业增势稳健
要素保障有力有序
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0%。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149.90亿元,增长9.4%。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大重点行业保持增势,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3.7%和9.1%。
新兴服务业稳中提质,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近三成,增长9.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加快提升,营业收入增长7.4%,比1-5月提高5.5个百分点。
金融供给保持稳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3%和3.1%。交通运输畅通有序,公路总周转量、水路总周转量分别增长2.3%和6.3%。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2%,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8.3%。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政策效应有效显现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6.84亿元,增长5.8%。按消费类型分,实现商品零售额2266.37亿元,增长5.8%;实现餐饮收入290.47亿元,增长5.7%。居民收支、物价水平基本平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增长4.6%和4.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0.1%。
基本生活类消费平稳增长。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衣着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8%、8.3%和13.0%,合计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9个百分点。
升级类商品消费旺盛。随着居民消费观念逐渐向高品质、多元化转变,品质升级类消费日益增强。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4倍、59.4%和58.3%,合计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个百分点。
网络零售保持快速增长。当前平台消费持续增长,物流体系不断完善,消费者日益适应网络消费模式,带动网络零售快速发展。限额以上单位网络零售额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7.3%,增长16.8%,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个百分点。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带动相关产品零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分别增长2.4、2.0和1.8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9.2%。
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陈雅璇 颜艺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助力视弱群体畅行 公交视弱辅助系统2025-10-16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