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茶采摘 黄东华/摄
秋风一缕,茶香一城。国庆假期,天气晴好,安溪铁观音秋茶正当时。山野间,茶农的身影在绿浪间起伏,指尖轻巧地摘下一片片蓄满秋意的肥厚鲜叶。在不远处的茶厂、茶叶合作社里,机器嗡鸣,茶农们正争分夺秒地将这自然的馈赠,凝练成人们期盼的“秋香”。
这缕“秋香”,
牵动着八方茶客的味蕾。
近日,
记者走访感德、祥华、龙涓等乡镇,
但见集市里人头攒动、车水马龙,
茶商、茶客围坐,品评声、议价声、
畅谈声交织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
交易的热络与收获的喜悦。
茶园茶市两头忙
好茶茶商抢着要
刘金龙品鉴茶叶(资料图)
在龙涓镇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生态茶园,满目青翠。茶农们身挎茶篓,双手在茶树枝头翻飞,如同演奏收获的乐章。“天公作美,今年茶青长得油光肥厚,看着就欢喜。”合作社负责人、安溪铁观音大师刘金龙脸上洋溢着笑容,“国庆这几天,我们每天能做出大约250公斤毛茶,这样忙碌光景,还得持续半个月呢。”
吴光研家庭农场(资料图)
在感德镇吴光研的家庭农场里,则是另一番“功夫”景象。采回的茶青均匀薄摊,在阳光下进行着精妙的“萎凋”;摇青机内,茶叶翻滚碰撞,香气初显。每一批毛茶都仔细标记着“身份信息”。“都是老主顾了,好些人节前就打电话来‘锁货’了。”吴光研一边查看茶青状态一边说。
陈素全茶叶研究所(资料图)
在祥华乡陈素全的茶叶研究所,茶香是他待客的最高礼遇。他熟练地烫杯、投茶、注水,顷刻间,茶香四溢。“你闻这香气,再品这滋味,鲜爽醇滑,今年这茶,底气足!”他言语中满是自信,“我们坚持用有机肥,像养孩子一样伺候茶园。制茶师傅们常凑一块‘斗茶’,互相挑毛病,手艺才能越来越精。”用品质说话,他的15000多斤毛茶,已被一位识货的老茶商订走约3000公斤。
中国茶都广场,是“秋香”最直接的考场。各地口音的茶商们,或凝神静气细嗅茶香,或轻啜一口在舌尖细细品味。“就爱安溪这一口独特的‘秋香’,年年都来,忘不了这个味儿!”“汤色金黄透亮,入口甘鲜,是老茶客认的正味!”赞誉声中,一笔笔交易悄然落定,绘就了今秋茶市最生动的画面。
科技为茶业添翼
赛事助茶季红火
在祥华乡旧寨村,一架无人机正吊载着满袋茶青,轻盈地飞越蜿蜒的茶山,以最快的速度将茶青送到加工点。
“这边到茶山要6公里,山路难行,以前人工运茶青,一趟至少35分钟。”祥华乡茶农詹双海感慨道,“现在‘空中快线’只需八分钟,茶青的鲜灵劲儿全保住了!”无人机,正悄然改变着延续百年的运茶方式。
“无人机单次能吊运85公斤,一天可运送近5000公斤,效率提升显著。”厦门福翔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丁峰介绍。从天上的“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到地上的虫情测报、5G智能工厂,科技正为古老的茶产业插上崭新的翅膀。
祥华“天天赛”茶叶评审现场
产业的活力,同样在茶香氤氲的赛场上升腾。连日来,八马“赛珍珠杯”、祥华“天天赛”、长卿“崇德杯”、剑斗“新城杯”等茶事活动接连登场,各乡镇斗茶赛如火如荼。
在祥华乡美西村的“天天赛”现场,评审专家们凝神静气,观形、嗅香、品韵,一丝不苟。茶农詹辉洲带着自己的好茶前来参与,“名次倒是其次,主要是来会会老朋友,听听专家点评,看看别人的好茶是怎么做的,回去好琢磨改进。”
“这些赛事是技艺的‘磨刀石’,也是产销的‘直通车’。”县茶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展销平台,让这片融汇匠心与科技的叶子,香飘更远。(记者陈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全民健身迎国庆2025-09-28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