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已随历史远去,古老的卫城等待着新生
镇海石记录俞大猷抗倭的事迹
这里曾是繁华的集市,现在只有几家商铺在营业
古城的人们,继续着平静的生活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漫步在石狮永宁卫,耳边已没有厮杀声。这个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的卫城,在明朝时力抗倭寇,保住篮球比分直播:一带安宁。这里的“镇海石”,是抗倭名将俞大猷亲笔所书。这里的“洗街”习俗,记录着一段倭寇血腥屠城的历史。
在历史远去的今天,卫城已和许多古老遗迹一样,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年轻人纷纷外出闯荡,留下老人、小孩,继续着平静的生活。今年,永宁启动了28个项目推进小城镇建设,古卫城将打造成遗址公园,保留现状遗址的同时,部分恢复城墙及小东门,成为旅游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古卫城 巷窄庙多城墙损毁
说起石狮东南部的永宁镇,不少人自然就想到了曾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的永宁卫,由明初军事专家周德兴所建,距今600余年。
走在古卫城内,一条条长条石板铺成的老街巷,蜿蜒曲直,错置交叉。这些老街巷大多不宽,仅可通过一辆马车。沿街,可见一座座红砖古厝,有些院落里种着花草,三角梅探出围墙,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还有些木头房子,经过不知多少年的风吹雨打,有的已经坍塌,剩下一段段腐朽的木头。
在卫城内走一圈,不经意间,便能撞见一座座宫庙。这里的庙不少,供奉着不同信仰的尊神。同时,每个姓氏还设有祠堂,一到初一、十五,就有宗亲祭拜。在南门与小东门之间,有一座永宁至今保留最完整的古庙——城隍庙。这座建于明朝的古庙,居高临下,远远地可以望见大海。寺院内,保留着不少木雕、石雕和砖雕。其中两幅上了绿漆的木雕,粗看图案是两朵花,细看,竟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字样。
“其实,卫城原先是有城墙和城门的,可惜被毁了。”当地长者董老伯说,原先永宁卫的城墙有二丈高,设有五个门,内有水关沟,外挖护城壕,非常坚固。但在随后的岁月中,城墙的砖石被拿去搞建设,渐渐没了,只剩一个概念在他们的脑子里代代相传。
镇海石 记载俞大猷抗倭
在卫城南门的朝阳山,有座不高的小山坡,遍布大石。其中一块石头依山面海,高6米,基底宽3米,峻峭挺拔,非常显眼。石头上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楷书“镇海石”。这是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亲笔所书的。
相传,有一次,俞大猷率部袭击倭寇,敌人不敢恋战,逃出永宁卫。俞家军穷追不舍,可追到海边时,倭寇已上船离岸了。俞家军一时找不到船只,只能眼睁睁看着敌人逃脱。就在这时,天边突然响起一阵雷声,原来是一块巨石从天而降,行如闪电,直往倭船砸去,转眼间把倭船悉数砸沉,然后呼啸一声,落在朝阳山上。据说“镇海石”三个字,就是抗倭胜利,俞大猷告别永宁父老时写下的。此后,这座山也叫“镇海山”。如今,镇海山正在打造成公园,围墙已大致建好,还将在山上挖建一个人工湖。
关于这座山,家住附近的陈永和老先生装有一肚子的故事。这里是他童年的乐园。那时,只要有空,他就喜欢钻到石头底下的地道去玩,从山的这一端钻到朝海的那一端。如今,依旧可以看到地道的洞口,只是长满杂草。据说,地道是抗倭时留下的,用来将炮弹从山下运到山上,躲避海上敌军的侦查。
洗街日 纪念沦陷屠城史
每年的农历四月廿三和廿四,是永宁的“陷城”、“洗街”纪念日。每到那两天,各家各户必备草纸和香烛,祭奠阵亡的将士和遭难的乡亲。
永宁的百姓铭记着这个纪念日的由来。相传明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沿海。永宁卫作为篮球比分直播:一带的重要门户,屡屡击退倭寇。后来,倭寇用重金收买了一个姓赵的守城官,要他献城投降,并订下协议,凡是姓赵的人,只要把脸对着墙壁为号,倭寇就不杀他。
那一年的农历四月廿三,永宁城沦陷,死伤无数。老弱妇孺,全都藏到水关沟中避难,也被发现。其中有几个姓赵的,以脸对着沟壁,躲过一劫。旁边的人看了,也纷纷学着。倭寇一看,哪来这么多姓赵的人,叽叽咕咕了一阵,干脆把所有的人全部杀了。水关沟中尸体堵塞,鲜血横流。恰逢那日开始,接连下了两天暴雨,将血迹洗净。此后,“洗街”的传统就保留了下来,倘若那一天没下雨,也要提水将街道冲洗干净。
话家常 商铺林立的旧时光
永宁街是永宁卫最负盛名的一条街,青石板铺成的道路,长达千米。街道两侧分布着不少店铺,大多是两层楼房,有木头房子,也有南洋风格的建筑。极少数店铺仍在营业,大多卖食杂,也有牙医诊所和蔬菜店。有些店铺虽然关着,但门外的招牌还在,“万通号小布庄”、“纱灯扎花”等,依稀可见昔日繁华。
时值午后,街上人不多。这时,不少店主就端张凳子,坐在街边闲聊。董先生是开牙医诊所的,忙完了,就和对面的食杂店老板聊天,过后又有不少人加进来。今年73岁的董琼林先生回忆,以前可热闹了,一大清早,卖菜的、卖豆腐的摆满整条街,两侧的店铺也开门迎客,绸缎布匹、中西药房、烟茶干果、鱼肉蔬菜店铺应有尽有。直到10多年前,才逐渐冷清了。
如今,不少厝边去外面谋生,偶尔回家看看。生活在卫城的人,终日可见的更多是老人和小孩,闲适地生活着。卫城要改造了,卫城人希望,他们依旧能开店闲聊,一同回忆那逝去的旧时光。(本网记者 杨梅香 华健 黄谨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中国星座点2025-05-1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