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船模陪伴老人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73岁的卢河泉老伯,今年造了一艘华丽丽的木船船模,正式摆在了家里的茶几上,不时擦抹,让这艘漂亮的船模一尘不染,仿佛是老人的一个伴。
石狮蚶江镇的石湖村,是一个古老的渔村。卢老伯从14岁开始造船,这门手艺一做就是60年。满头银发的卢老伯退休后,割舍不下木船情结。虽然腿脚不灵便了,但他整日都泡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他制作船模,包括舵、船舱盖、划桨舱位等,十分严谨,一丝不苟;这些年来,连我国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客人都纷纷收藏。
老船匠退休迷船模
在蚶江石湖村这个小渔村,卢老伯和他的工作室颇有名声。
退休后,造船模成了卢老伯生活的主旋律。“吃了早饭,就开始造船,从没听他喊过累。”卢老伯的儿媳妇说,老人家起早贪黑,造船的劲头很足,儿孙们有点不理解,但都很支持他。
村委会一间20多平方米的屋子,就是卢老伯的工作室。工作室里堆满材料和工具,长短不一的木条和木块,刨子、木凳、钉子、电钻、磨刀石等,还有大大的图纸。屋子中央,摆放着一艘尚未完工的古帆船,长约1米,宽约30厘米。
“这是仿清古船,依据清朝的木帆船造的。”说着,卢老伯拿出制好的舵,安在船的最前端,这个舵可以左右移动,“转动着舵杆,感觉我就是舵手,那种感觉很好”。
在这里,卢老伯先后造出了几十艘仿古船模。他仿制了宋、明、清不同时代的古船只,都是按照不同比例微缩的,制作流程和造一艘真正的渔船一样。这些船模,最大的1.8米,最小的不到20厘米。
老手艺一做60年
做船模,其实和造船程序一样,这个手艺,卢老伯做了60年。
“以前我们造的木船,都有100来吨。”卢老伯依旧很自豪。去造船厂工作前,卢老伯曾去厦门当了一年多的学徒。卢老伯说,他小学还没毕业时,家里穷,上不了学。14岁时,他就被叫去厦门学造船。学徒的日子很苦,一开始都是帮师傅打下手,做点锯木料、钉边、补缝之类的活计,除了这些,他还要负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活。他肯吃苦,很爱动脑筋,苦练基本功。到篮球比分直播:造船厂,他从最初的一级木工开始,最后升到最高级别的八级。
10多年前,村里一家庙宇找他帮忙造一艘王船的模型,卢老伯再度出山。“一听,手就痒痒了。”很快,卢老伯找出了放了很久的工具,一开始,手有些生疏,但每天天一亮,他就开始研究尺寸、画图纸、刨木头等,花了两个月的时间造好。之后,卢老伯出名了,很多人找他造古船,有人是拿来当纪念品,有些是用来展览馆陈列,还有来自我国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客人。
造只船在家陪自己
卢老伯把今年造的第一艘船,摆在家里的茶几上,这是子女让他造了留在家里做纪念的,子女们说,“造了一辈子的船,就造一艘留在家里陪老人吧”。这艘船模长约1米,上着红漆,绘了精美的图案,十分漂亮;帆绳一根根排列着,两面帆形成扇状,风一吹,帆跟着动;小船还“五脏俱全”——不仅有桅杆、船舵,船桨也可以活动,船舱内设有多层隔板;这艘船可以漂很远,不会进水。
只是,卢老伯造了一辈子的木船,如今没多少人会造了。“现在没人再学造木船了,会的人也都老了。”卢老伯说,毕竟木船逐步退出海面了,但他更愿意,将一生对船的依恋,用仿制古船来留住。(本网记者 杨梅香 黄谨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中国星座点2025-05-1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