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暨第四届考亭论坛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指出,朱子的思想在当今全球化和文明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依然展现出深刻的现实意义。他强调,当前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儒家传统中“天下一家”的理念一脉相承,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独特智慧。
朱子提出的“理一分殊”命题,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提供了哲学基础。张志强解释道,这一理念指明在多样性中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基础,文明交流并非追求单一化的“普世价值”,而是在尊重差异中寻求共识,形成真正的共同价值。与之相呼应的是朱子学中“旁通而上达”的修养方法,它倡导通过忠恕之道,设身处地理解他人,从而实现心灵的沟通与价值的融合,这一过程对促进当今世界的跨文化理解与伦理共建具有重要启发。
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朱子承前启后。他推动儒学实现“向内转”与“向下移”的双重转型:一方面深入心性层面,凝聚精神内核;另一方面通过编撰《四书》和推行《朱子家礼》,使儒家思想从世家大族走向民间,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塑造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礼俗共同体,奠定了民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基础。
这一思想传统在当代持续焕发活力。张志强提到,朱子学所涵养的价值观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二者的贯通与融通,不仅激活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也开辟了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朱子学的影响早已超越国界,远播日本、韩国等地,并融入当地思想传统,形成各具特色的理学流派。其“理一分殊”的理念因其内在的包容性与适应性,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皆能生根发展,展现出中华文明蕴含的普遍性与世界意义。
纵观朱子的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其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今天人类应对共同挑战、探索共同价值提供了历久弥新的思想资源。在文明互鉴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朱子的智慧继续启迪我们思考,如何在天下一家的愿景中,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共同发展。(福建日报记者 林清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平潭当盛村秋季草莓小番茄开种2025-10-20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