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省现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00多家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0多家。”2日,这是记者从“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了解到的。
专精特新企业是福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省工信厅围绕梯度培育、政策引导、赋能提升和产融合作四个方面,系统推进、精准施策,取得积极成效。
突出梯度培育。深入实施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出台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升方案,推动更多优质中小企业涌现。“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8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9家,比“十三五”分别增加2757家、206家;同时,福建还培育了16个国家级、60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覆盖44个县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活力。截至目前,全省现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00多家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0多家。
突出政策引导。推动省政府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十条措施、促进基金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分层培育、扩面提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专精特新“小巨人”奖补标准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设立目标规模20亿元的省级专精特新母基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创新、投硬科技;设立3期280亿元专项资金贷款,省级财政给予年化1%贴息补助,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发展。
突出赋能提升。开展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等“三赋”活动,实施“千员万企”数字化诊断行动,为1.1万多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带动全省11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突出产融合作。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项目)对接交流平台,组织开展产融对接活动500多场次,服务企业2万多家次,成功对接超3000亿元。与6家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推出专精特新企业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后备库并跟踪辅导,目前共有42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境内上市。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引导近600家中小企业入板培育,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记者 林先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马腿村新增一处观景平台2025-09-01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