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记者注意到,L同学使用的付款方式的付款条码生成后,下方是有提示的,该条码“每分钟自动更新,付款码及数字限当面使用”。L同学虽然三次拍照给对方,但始终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
为何对方反复要付款码照片?新文化记者进行了截图测试,发现该条码一旦在手机截屏之后,立即失效。显示“为避免资金风险,请勿分享付款码,截屏后将自动失效,收款请使用收款功能”。所以对方反复要L同学提供付款条码的照片,正是为了绕过这一安全措施。
L同学说,三次被转走600多元钱。
警惕
对方资料变为江苏师范大学
L同学将遭遇发到微博上,发现还有其他同学也有类似的遭遇。一名同学称被骗了300元,还有同学称被骗了1000元。
新文化记者注意到,“自由自在”的资料已经变更,除了头像和资料照片改变外,学校也改为江苏师范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