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群峰叠翠,1044公里的高速公路如银色长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穿梭。作为球探体育比分:版图最大的设区市,南平的高速通车里程稳居全省首位,但复杂的山地地形、多变的山区气候,再加上高速管理涉及部门和层级多,让这条承载着经济发展的“动脉”,常年面临着安全管理的“重压”。
2025年,南平市道安办在延平区等试点基础上,创新推出高速公路沿线“一件事”全链条综合治理机制,以“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信息共通、隐患共治、违法共处、宣传共融”的“六共”理念为抓手,打开山区高速治理困局。如今,闽北行人闯高速警情下降,跨部门应急处置提速,违法车辆生存空间压缩。
溯源共治:解民忧除隐患
“以前汛期渡船一停,村民怕绕远路偷穿高速,我每次看到都捏把汗!现在护栏扎起来,干部还代买米油药品,谁还冒险?”近日,延平区大横镇大仁洲村村主任站在新修隔离栏旁,语气满是踏实。
2024年6月,持续暴雨致大仁洲村渡船停运。为省半小时绕行路,村民频频冒险穿高速,车灯与身影交织成“不定时炸弹”。不同于以往单纯路面劝阻,南平市启动“一件事”机制,延平区道安办牵头组建“应急+交警+执法+镇村”联合工作组,直攻问题根源。宣传员用“身边案例”讲风险,养护工人补装隔离栏与监控,镇村干部按“需求清单”代买生活物资。“既管‘不许闯’,又管‘怎么活’,这样的治理我们服!”村民态度从抵触变配合。
这样的“标本兼治”并非个例。延平北收费站旁常坑村下跨涵洞,曾因积水、碎石多被戏称“雨天泥潭、晴天石滩”,村民宁愿翻护栏。“一件事”机制启动后,交通、养护部门合力疏通管道、硬化路面、安装照明,让“鸡肋”涵洞成“放心道”。
截至2025年,南平通过“溯源共治”为73个沿线村庄补1501处防护“漏洞”。数据显示,2024年延平区行人闯高速警情同比降44.23%,2025年全市再降13.57%;2024年试点以来,未发生一起因行人违法上高速引发的交通事故。
多方联动:快速反应保畅通
山区高速安全隐患常是“跨栏难题”——涉及领域广、部门多,单靠一家“单打独斗”,往往力不从心。而“一件事”机制构建的多方联动体系,恰是打开跨部门治理的“万能钥匙”。
2024年5月清晨,建瓯京台高速1731公里处告急:18米高边坡上,220立方米弃土出现溜方,松散泥土雨中下坠,下方是车流密集的高速主线,一旦滑落后果严重!
“启动‘一件事’机制!”南平市政府指令下达。半小时内,高速交警到现场警戒疏导,养护部门携物资布防线,建瓯市政府分管领导带干部现场办公,将“弃土清理、边坡加固、排水沟改造”任务细化到人。
雨不停,抢险节奏不乱:挖掘机清弃土,工人堆防护坡,技术员监测稳定性。72小时后,隐患被彻底清除。“以前协调部门要两三天,现在机制牵起所有人,效率翻几番!”参与抢险的建瓯市交通运输局干部感慨。
除应急处置外,“一件事”机制还通过“联合排查、方案会商、分责治理、共同验收”闭环流程,解决多个“老大难”:福银高速塔前连接线噪音扰民问题化解,长深高速跃村大桥下“木材堆、违建房”被清理,浦武高速安全设施短板补齐。
据统计,机制运行以来,南平辖区高速更新防眩板127面,增设爆闪灯124盏、监控3处,升级中央护栏11处,整治积水沉降路段17处,“风险点”全变“安心段”。
闭环监管:斩断违法利益链
“查到非法改装车,不能只罚车主,要摸‘改装窝点’,从根上断歪风!”南平高速交警支队负责人的话,道出“闭环监管”核心。针对超限超载、非法改装等顽疾,“一件事”机制构建“路面查处—源头追溯—全链打击”监管网,让违法者无处可逃。
2024年11月深夜,南平高速交警发现一辆货车可疑:车厢偏宽,还掉碎石。检查确认,该车非法改装车厢、加装自卸装置,涉嫌滴洒漏。“这车常跑南平线,背后定有改装点!”执法人员启动“一件事”机制,联合行政执法部门溯源。
循行车轨迹与付款记录,工作组锁定延平区一家修理厂。次日清晨,联合检查组突击上门,查获改装工具设备,对负责人下整改通知并罚款。“以前‘罚了改、改了罚’,现在端了‘源头’,谁还敢铤而走险!”民警说。
闭环监管成效显著:136家重点运输企业“一企一档”,车辆违法、培训情况清晰;高速与地方执法“手拉手”,形成“高速查、地方管”格局;“溯源执法”从查“一辆车”延伸到治“一个行业”。2024年以来,全市联合查处几何超限货车147辆、非法营运小车27辆、面包车21辆,违法势头被遏制。
“‘一件事’,是聚‘分散力量’、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防’、改‘被动应对’为‘主动治理’。”南平市政府道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一件事”机制,细化流程、压实责任,让闽北“高速长龙”安全畅通,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闽北日报记者 廖晨星 通讯员 倪羽 陈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宁德市科技馆创新理念分享馆 特色参观活动2025-09-19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