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入幕,星光闪烁,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如约而至。海沧区精心策划推出“隐形的艺术”剪辑师之夜、艺术家深入基层、电影生活季、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视听创作挑战营等一系列精彩活动,共享这场光影盛宴。同时,31个文化影视项目签约海沧,展现出强劲的“吸影力”。
山海相拥,城湾相融。海沧的湖海之美与人文之韵相生共兴,为文化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当前,海沧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扛起使命担当,紧抓“金鸡”机遇,加快发展影视产业,大力繁荣文化事业,推动影视与人互塑、与产业互促、与城市共进。
剪辑师走到台前 分享“隐形的艺术”
昨晚,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提名“隐形的艺术”剪辑师之夜活动在海沧金沙书院举行,汤宏甲、李点石、周新霞三位分别凭借《唐探1900》《志愿军第二部:存亡之战》《我和我母亲的疼痛》获得最佳剪辑奖提名的剪辑师齐聚一堂,与观众分享电影背后“隐形的艺术”。
电影剪辑是电影创作的核心环节,剪辑师通过镜头语言的精准把控赋予作品独特的节奏与情感。活动现场,通过一个个优秀剪辑片段赏析,3位剪辑师解析创作思路和剪辑技巧,共同探讨电影剪辑的魅力,诠释电影在通向观众的最后环节,如何从影像片段幻化为一部优秀佳作。
“‘隐形的艺术’剪辑师之夜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它让社会各界看到了剪辑师这个群体的专业价值和艺术追求,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电影工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也为中国电影人才的培养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副主任王纯说,当前中国电影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剪辑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是电影工业化、专业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青年剪辑人才的发现和扶持关系到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
在现场,记者看到了不少影视专业师生的身影。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大三学生黄茗敏说:“今晚这些剪辑师大咖的分享,是一堂宝贵的专业课。他们的经验、思考,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领悟。”
电影贴近群众 城影融合成为生活方式
13日,海沧区东孚街道莲花社区的百姓院子热闹非凡,牛犇、肖桂云等知名电影人,赵晓明、吴军、颜丹晨、齐溪等中青年电影工作者来到现场,与市民交流互动。
百姓院子,由东孚街道老放映员陈原来利用旧粮站打造而成。多年来,他在这里免费放映老电影数十万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薛长绪看来,电影走进百姓生活,是文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直接实践。希望更多人关注基层放映的温暖力量,推动更多电影人深入群众,创作出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
在海沧,电影与城市融合共进,城影融合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连日来,金鸡百花电影生活季活动在海沧举行,吸引众多市民参与。海沧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通过融合电影、音乐、时尚、公益等元素,升级打造金鸡电影生活季。13日至17日,电影展映、落日音乐会、自在生活市集、“星星的梦”公益主题展售等活动相继举行,进一步拉近电影与市民的距离,提升大众的电影审美与参与度。
此外,本月22日至23日,海沧区还将举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视听创作挑战营”活动,以“星光海沧”为创作主题,向热爱影视制作的市民传授人工智能视听制作技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播成果。
项目落户海沧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在11日举办的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市场启动仪式暨厦门文化影视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31个文化影视项目签约落户海沧,总金额达33.8亿元,涵盖影视、音乐、艺术等多个领域,凸显产业集聚效应。“我们主要做互联网的短视频内容制作、广告营销,此次签约落户海沧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厦门做大做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福州告诉记者,海沧区不仅营商环境优越,生活和办公环境也十分舒适。
项目落户海沧,只是海沧深耕影视文化产业、释放强劲“吸影力”的一个缩影。海沧区将进一步完善提升影视产业服务体系,深化政企协同与产业联盟合作,为前来创作的影视团队及落地项目提供高效、专业的全方位支持,全力打造光影艺术的热土。
【链接】
海沧拥有优越拍摄环境
近年来,许多剧组和影视活动选择海沧,海沧区优越的拍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水平得到越来越多影视制作人的认可。今年年初,在位于海沧的中国(厦门)智能视听产业基地拓展区,厦门独甪兽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台胞江国铭获得了大陆首张针对台湾业者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标志着台湾业者正式进入大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领域。
(厦门日报记者 林岑 通讯员 李丹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今天,厦门进入“金鸡”时间2025-11-11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