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聚焦高压组合电器研发制造。
继施耐德电气之后,日前,ABB公司对外宣布:与英伟达正式达成合作,加速开发吉瓦级下一代数据中心,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高效、可扩展的电力供应。
科技先锋英伟达与输配电行业国际巨头先后携手,不仅是为人工智能注入算力动能,而且揭示了传统输配电行业的发展新机遇。
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据中心作为算力的核心载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成为推动能源结构变革的关键力量。去年以来,数据中心也是ABB、施耐德电气、科华数据等我市输配电老牌企业增长最亮眼的业务板块。
行业积累
两大国际巨头扎根厦门 本地配套率超八成
那么,数据中心这个新型行业,又是怎么和输配电这一传统基建领域发生“化学反应”的呢?
简单地说,如果说人工智能是一辆“赛车”,那么,算力就是其澎湃动能的“发动机”。而以电力为核心的能源,则是这“发动机”的“高能燃料”,决定着这辆“赛车”能跑多远。
随着大模型训练和智能计算需求量不断增长,数据中心用电量随之剧增。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数据中心用电量高达1660亿千瓦时,几乎相当于两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高盛最新的研报指出,AI革命最大的瓶颈不是算法,不是数据,而是电力和资本。“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已成为行业共识。
这一趋势倒逼电力系统升级——人工智能负载具有高密度、高波动、高可靠性的用电特征,需要更加智能、韧性、绿色的输配电网络作为支撑。
输配电是厦门最早培育的产业之一,从全球行业巨头ABB在20世纪90年代落户厦门,再到后来的施耐德,全球输配电行业有两巨头长期扎根厦门,带动了华电开关、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许继”)、科华数据、明翰电气等本土企业崛起。
如今,厦门输配电行业已形成覆盖低压、中压到高压,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中高端中低压开关柜制造基地。高端中压开关市场占有率高达80%,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超80%,是我市配套最成熟的产业链之一。
当算力需求撞上能源极限,人工智能遇到新型储能,输配电系统正从传统的“电力搬运工”跃升为“能源智慧中枢”。这场由技术变革引发的系统性重构,正在为厦门输配电行业带来新一轮跃迁的历史机遇。
龙头引领
“牵手”英伟达开发新技术 在厦门服务全球
此次ABB与英伟达的合作,主要是支持英伟达的800伏直流电源架构,这一架构专为高密度AI工作负载打造。要实现该水平的高效供电,亟须在新型配电技术和架构方面取得重大突破。ABB集团电气全球总裁蒋培瑞表示,ABB已经布局尖端UPS、直流电源及固态电子技术,这些技术将重塑下一代数据中心。
据悉,ABB在电气领域的科学研究中,约有40%聚焦于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核心技术方向,如电气架构、保护设备、直流配电和冷却技术等。
经过30多年发展,ABB厦门工业中心已成为ABB在全球重要的创新与制造基地之一,深度释放了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红利——其生产的电力设备应用于北京水立方、上海地铁、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重点项目。
如今,ABB厦门“大家庭”已经增至6家企业,在厦门形成了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业务布局,引领厦门输配电行业从“在中国制造”到 “在中国智造”的升级。
今年6月中旬,另一个行业巨头施耐德电气宣布与英伟达共同推进下一代“AI工厂”的建设和发展计划。
从去年起,施耐德电气就联合英伟达推出了首次面向智算中心的参考设计,作为应对高密度机柜和制冷系统的解决方案。目前施耐德电气在厦门的工厂,在创新研发、生产制造等多个方面都有深厚积淀。明年将落成的施耐德电气厦门工业园,将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最大的中压生产基地,不仅将服务中国市场,还将覆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将“厦门智造”输送至全球市场。
日前,这两家行业巨头均亮相新加坡数据中心展,推出了最新的数据中心综合解决方案,展示“厦门智造”的全球竞争力。
百花齐放
探索业务转型 一批厦企成为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厦门输配电行业持续发展壮大,不仅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体系不断完善,而且激发了本地配套企业的创新发展。如今,行业内已涌现出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形成龙头引领、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百花齐放”良好生态。
频频斩获海内外大单 与腾讯联合开发弹性直流一体柜
亮相此次新加坡数据中心展的还有来自我市的科华数据,它带去了全系列电源产品及数据中心高效液冷技术方案,助力企业在生成式AI、实时分析等场景中,构建兼顾高性能与低碳排的数字基础设施。
科华数据是在我市成长起来的输配电行业的“老兵”,其深耕电力领域至今超过35年,正从传统电源系统向智慧电能转型。其不间断电源(UPS)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连续20多年位居第一,储能变流器(PCS)出货量亦多年领跑全国。
得益于深厚的行业“硬功夫”,在算力需求爆发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关键期,相较其他同行企业,科华数据较早布局数据中心、新型储能业务,频频在海内外斩获大单。就在上个月,科华数据与腾讯联合开发的弹性直流一体柜第1000台下线,并正式启动2.0联合版本,聚焦AI智算中心供电架构与节能技术,推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向预制化、标准化与智能化发展。
科华数据的业务转型极具代表性,也折射出当下我市整个输配电行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储能并非新业务,而是技术同源的延伸。”科华数据相关负责人指出,UPS、逆变器与储能系统均基于电力电子技术,本质一脉相承。
让绿电先存入储能“缓存”,再由AI算法精准调度,最终化作澎湃动能驱动算力中心。最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将“智慧融合”写入战略指导,宣告数智化能力与电力电子技术并驾齐驱,已成为新能源企业的“重要生产资料”。
10月16日,科华数据宣布携手与云储新能,通过其电力电子技术,助力后者实现数智化储能。
布局新型储能 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在全球能源加速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背景下,新型储能正为厦门输配电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厦门市出台的《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明确提出,推动新型储能与电力电器产业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围绕源网荷储互动、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场景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为传统输配电产业注入新动能。
这一政策引导下,厦门企业率先探索“储能+配电”融合模式,打造绿色智慧能源新样板。明翰电气建设的“明翰工业园一期低碳综合能源微电网项目”于今年7月通过验收,成为全市首个落地的工业园区绿色微电网示范项目。
园区通过屋顶铺设近2000平方米光伏板,结合储能系统与智能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发电、储电、用电一体化运行。明翰电气董事长韩刃给记者列出一组数据:目前园区超50%用电是自发自用,年均发电量达45万千瓦时,试运行期间碳排放强度下降超43%,减碳约448吨/年。
韩刃告诉记者,明翰电气不仅在自己的园区打造了低碳示范样板,还为宁德时代等提供智能配电及微电网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我市工业园区当下正在进行的绿色能源转型提供新模式,这也是我市输配电行业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厦企在输配电关键技术领域持续突破,成长为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为行业整体进阶提供坚实支撑。厦门许继聚焦高压组合电器研发制造,其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电网建设。企业创新采用环保型混合绝缘气体(70%氮气+30%六氟化硫),降低传统六氟化硫的温室效应风险,同时构建智能化检测体系,实现从生产到交付的全过程质量追溯。
在核心元器件领域,宏发股份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每秒钟就能生产一只精密信号继电器,产品广泛应用于华为5G基站、特斯拉电控系统、GE医疗设备和半导体检测设备,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3.6%,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此外,麦克奥迪电气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输配电设备配套绝缘部件制造商;海普锐则在智能配用电系统解决方案领域崭露头角,跻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行列。
机遇挑战
配电网成为“数字中国”建设“主战场” 应加大力气强链延链补链
科华数据、明翰电气等本土企业的转型升级,也为我市输配电行业在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领域的开拓,探索出一条发展路径。
“当前电力系统正支撑国家能源转型与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数字中国’建设,配电网已成为主战场。”ABB厦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国内电网持续向配电网侧发展,中低压配电升级改造逐年稳健增长。在此进程中,新型储能成为关键突破口,从“跟网型”向“构网型”的技术跃迁,可显著提升区域供电韧性并降低综合成本。
由于起步早,厦门输配电行业有历史积累带来的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储备优势,但不同程度存在产业链不够完善、产品单一化、本土品牌企业规模不大等不足。厦门理工学院教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陈丽安说,厦门的输配电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压开关柜等一次设备领域,智能化、软件平台、配网自动化等相关配套企业不足,缺少电力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充电桩等新兴市场占有率不高,输配电行业有被国内其他城市赶超的趋势。
业内人士多次呼吁,在国产替代已成趋势,人工智能、新能源崛起的当下,要大力扶持本地企业,本地工程、重点项目也应该向本地企业倾斜;国际行业巨头和本地企业的市场定位、企业文化等都不一样,应该差异化扶持,对本地企业进行梯度培育;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拓宽输配电行业的供应链领域,加大力气强链延链补链。
【鹭江茶桌仔】
不在于“谁更先进” 而在于“谁更可持续”
●李晓平
在人工智能、新型储能加速演进的背景下,输配电行业正从传统基础设施向智能化、韧性化、价值化系统转型。在国际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厦门凭借多年的产业基础,已站在全球输配电技术前沿。然而,如果没有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与时俱进,就容易陷入“高开低走”的困境。
产业发展需要立足自身实际,切忌“跟风跑”,什么热门就发展什么,到头来很容易“一地鸡毛”。笔者认为,应以经营企业的思维,做大做强本土优势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做深做活优势行业。显然,厦门的输配电行业,无论是产业积累、技术优势,还是人才储备、市场影响力,都有着很好的发展潜力。
输配电的未来不在于“谁更先进”,而在于“谁更可持续”。厦门唯有立足自身禀赋,依托ABB、施耐德等国际龙头,携手本地企业,以经营思维做深场景、做活生态,推动厦门输配电行业从“技术优势”向“产业生态”转化,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网络,力争在变革浪潮中走出一条差异化、价值化的产业之路。
【数据】
输配电是厦门最早培育的产业之一,从全球行业巨头ABB在20世纪90年代落户厦门,再到后来的施耐德,全球输配电行业有两大巨头长期扎根厦门,带动一批本土企业崛起。
如今,厦门输配电行业已形成覆盖低压、中压到高压,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中高端中低压开关柜制造基地。高端中压开关市场占有率高达80%,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超80%,是我市配套最成熟的产业链之一。
(文/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除署名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2025书香鹭岛全民阅读活动启动2025-11-03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