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5时许,30名孩子放学后,不约而同直奔位于老虎城四楼的中华街道文安社区文化传承基地,现场每人领取一本《讲古通用教程》,兴奋等待讲古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讲。孩子们参加的,是由思明区文化馆联合文安社区共同开展的“国家级非遗讲古进社区培训班”,昨日是开班第一课。
民立小学二年级学生林嘉佑一路小跑,抢坐在培训室第一排。“我想学好讲古,也站上舞台表演。”在老城区长大的林嘉佑,喜欢讲闽南话,对讲古也十分感兴趣。林嘉佑的妈妈倪女士说,嘉佑从小就对闽南文化感兴趣,喜欢看歌仔戏、木偶戏和讲古节目。这不,孩子喜欢,刚好又有专业的免费培训,她相信孩子会认真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加培训的孩子最小6岁,最大10岁,分别来自文安小学、定安小学和民立小学。在昨日开班的第一课上,讲古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邵鼎辉给孩子们讲解讲古表演艺术,讲古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旭则介绍讲古道具折扇的使用。老师们注重和孩子们互动,通过做小游戏,请孩子上台表演,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不同于寒暑假的集中培训形式,本次培训跟着校历贯穿一学年,每周一固定上课,将持续至2026年7月中旬。
谈及此次“合作办班”,文安社区党委书记洪林茜表示,与学校的合作将为非遗传承注入源头活水。此次培训的30个名额“秒光”,说明孩子们感兴趣,也反映家长们越来越重视闽南文化传承。文安社区地处厦门老市区,闽南文化底蕴深厚,老城区讲闽南话的氛围也较浓厚。作为土生土长的老厦门人,她期待挖掘更多传承非遗的好苗子。
这是思明区文化馆首次携手社区搭建培训平台。思明区文化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负责人吴淑梅表示,希望通过扎根社区,开展系统、持续的教学,培养一批热爱讲古艺术、具备专业素养的传承人才,推动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据了解,培训班将实行小班制教学,不仅让学员掌握讲古表演的精髓,也鼓励他们创作故事。培训教学还会与金榜讲古场、百姓大舞台-闽南曲艺汇等活动联动,为学员提供舞台表演展示机会,增强孩子们学习的自信心。培训班还将面向周边其他学校的孩子开放,以“社区+学校”联动模式,让非遗讲古走近青少年,为非遗传承注入活力。
(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国内首条金砖城市跨境电商空运专线出口量破2025-09-16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