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雨丰富且分布不均,部分年份甚至出现旱涝急转,加上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遭遇强降水时防汛压力较大。今年以来我市共遭遇11轮暴雨袭击,启动防暴雨应急响应5次。面对一次次“风雨大考”“民生大考”,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各级各部门迅速响应、科学防御、果断处置,实现了“人员零伤亡、财产少损失”目标,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转,全市应急防御体系经受住了考验。
今天起,本报推出“聚焦厦门台风暴雨应急防御体系建设”报道,宣传厦门台风暴雨应急防御体系建设的亮点和经验,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同时,普及防灾知识,增强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暴雨】
遇积水路段尽量绕行 打雷时莫在雨中奔跑
在暴雨天,有一些事项大家需要注意:暴雨天气,尽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外出时,应尽量绕过积水严重的路段,桥下、涵洞等低洼处,防范跌入深井、地坑;开车出行时,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应尽量绕行,不可强行通过。若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应弃车到高处躲避,等待救援;如果下暴雨时身处野外,要远离山谷、积水低洼处,注意防范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
暴雨天防范雷击也十分重要。当发生雷电时,请不要在空旷场所停留,不接触金属物品,不站在树木、电线杆下,不在雨中奔跑,也不要在室外使用手机。
【防台风】
室外行走避开积水地带 室内拔掉不必要电源插头
如果台风来袭时你正行走在路上,要赶快寻找适合躲避的地方。尽可能抓住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慢慢靠边行走,最好可以弯下腰降低个人重心;应绕开低洼积水地带行走,看见附近有电线杆吹倒的情况更要格外注意,慎防触电危险。千万不要靠近变电器等容易引雷的地方,更加不要在大树下躲避,慎防触电事故。
台风来袭时如果正好在路上开车,应减速慢行。台风过后行车避开低洼积水地带,放慢车速并绕开障碍物。停车时观察四周环境,避免紧靠阳台、树木停放车辆,以免高空坠物将车砸坏。
台风天如果在室内也不可大意,还是要注意一些事项:当台风来袭时,应该关好门窗,将一切悬挂物件以及重物杂物移到室内,避免台风来袭伤到他人;确认家里的燃气、电等是否安全,拔掉不必要的电源插头,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应尽量远离窗户,避免台风损毁窗户时被溅出的玻璃所伤。
【链接】
无缝对接
健全预警“叫应”机制 确保“信息叫、须回应”
预警是第一道防线,响应是下一个关键环节,一个就像发令枪,一个就是冲刺跑。近年来,厦门建立健全了直达基层的防汛防台风预警“叫应”机制。从原来的短信通知到电话通知,确保暴雨影响区基层党政领导及防汛责任人迅速获悉降水情况。仅在7月9日—12日暴雨过程中,我市气象部门就发布霸屏闪信3次,覆盖防汛责任人2090人次。“霸屏闪信是移动设备优先级最高的消息类型,信息内容以霸屏形式显示,必须手动点击确认,实现信息强制提醒功能,确保各级应急、防汛责任人‘信息叫、须回应’。”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远规近划
构建体系激发“软实力” 确保迅速启动有效处置
厦门台风暴雨应急防御体系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除了启用新一代气象雷达,借助科技赋能提升我市台风暴雨应急防御的硬实力外,近年来,我市也构建体系,激发“软实力”,不断提升台风暴雨应急防御水平。我市组织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根据自身实际,加强防汛应急预案修订,镇(街道)村(社区)两级防汛应急预案修订后按规定做好备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我市还出台《厦门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暴雨高级别预警分区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细化市、区、镇(街道)和预警“叫应”部门及相关责任单位工作任务。
今年年初,我市还制定印发《厦门市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为年度防汛工作提供精细“导航”,明确防汛抗旱防台风各项工作职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责任网格。
(厦门晚报记者 王东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市人社局多措并举 人力资源与产业需求2025-08-04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