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象中的凤凰,应该是梳着两个大辫子,有双干净明亮双眸的清纯少女,而不是这样风韵成熟,娇媚撩人的风尘女子。集钟灵秀气于一身,孕育出诗意细腻的沈从文,还有幽默有趣的黄永玉的凤凰,应该是有着清冷高贵的文人气质小镇。怎么能来这样一个华丽转身,变得如此恶俗呢?
那么多的酒吧,那么多的霓虹灯,人们活生生将城市的灯红酒绿移植到了古镇。我一直很迷茫,如果是厌倦了城市的浮华才想短暂逃离,那为什么不能安静享受夜晚的宁静,而非要把都市里的那些声色犬马带过来呢。这样,从一个城市逃到另外个城市意义又何在?
难道只能在清晨六点,才能感受到“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的质朴清冷?青石板路,吊脚楼,古城墙,老院落,青瓦房,小镇的百年沧桑,只有在过滤掉不属于它的喧嚣,才能嗅到一点味道。
蜿蜒的沱江依着古老的城墙缓缓流过,江面倒影着吊脚楼,舟楫往来。当地人用网兜捕捞着江里的小鱼小虾,然后就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江畔的人家,依旧用着木槌敲打着衣物,直接在江水中洗涤。某条深巷里,依然能淘到很惊艳的蜡染或者刺绣手工艺品。凤凰不是不美,但古老的吊脚楼经不起一溜铺开的酒吧摇滚震荡。
凤凰虽然很商业,但我很感谢至少从文墓没有在它捆绑的门票销售里。至少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让人静静凭吊追忆,那一代文学大师。这也是我在凤凰唯一想来拜会的“景点”。
在远离熙熙攘攘的游客的沱江下游,一条曲折的山径将我带到一个巨石前。没有传统的坟墓,没有祭台,就是山间一块小小的平地上搁置着一块未加雕饰的石块。我几乎不能相信那就是墓地,反复确认了指路牌。虽然大家都借着沈从文的名号来凤凰观光,但来此凭吊者寥寥。200米外的喧嚣和这里的静谧,强烈的对比有些讽刺。但我相信沈先生也宁愿静守这份安详吧。只是江畔好像在修什么建筑,希望不会打扰到他。
商业化是个狠角色,席卷天下,凤凰也免不了。然而游客大老远跑凤凰来的理由,肯定不是为了见到全国雷同的仿古商业模式。
一方面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要吃喝拉撒,没有一定的商业化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一方面又要避免过度的商业色彩,保留“原生态”这一卖点。这是件两难的事情。如何平衡,确实很考校策划者。其实凤凰不算做的最差的,只是因为爱所以苛求,因为爱所以希望它更加美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英国风俗禁忌有哪些?英国传统节日及习俗盘2018-04-0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