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如果记忆是有味道的,那么套着喜庆大红袋子的永春芦柑,一定是许多人舌尖记忆中鲜明的一抹甜。
在大念“山海经”的年代,永春家家户户开荒种果,用勤劳与智慧摘得“中国芦柑之乡”美誉,享有“中华名果”盛名的永春芦柑,畅销海内外。在东三省,它是冬季补充水分的首选;在东南亚,它寄托着海外游子的乡愁。
2000年之后,随着柑橘黄龙病的蔓延、水果市场竞品频出,永春芦柑产业一度式微。如今,随着病害防控渐臻佳境,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渐成主流,产业链补链强链加速推进,这一昔日的明星产业正经历着一场“触底反弹”。
在永春芦柑产业的复兴故事中,有一群特殊的推动者。他们是生于斯长于斯、致力于反哺乡土的人大代表,他们来自农业产业链上的不同节点,具有独特的专业与资源优势。永春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的强农共富驿站,为他们深度参与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永春芦柑丰收的季节,记者与这群特殊的推动者共同探寻本土优势特色产业的复兴之路。

永春果农在采摘芦柑。 陈志鹏 摄
一个产业的沉浮
谈及10年前复种芦柑的决定,陈幼美依然感到后怕。她所在的湖洋镇,是永春芦柑主产区,和老乡一样,陈幼美从小跟着父母种柑卖柑。
地处戴云山脉东南麓的永春县,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就有相关记载,但早年仅限于房前屋后零星种植。20世纪50年代,印尼华侨尤扬祖回到老家永春县达埔乡,在猛虎山上建设柑橘园,从漳州引进良种,开启永春芦柑产业化发展的序幕。改革开放后,开发“万宝山”,种下“摇钱树”,成为福建广大山区的普遍选择。1978年11月1日,《福建日报》刊发《学习天马,向山取宝》一文,报道了永春天马果场柑橘上山的故事。随着省里总结推广永春的经验,全省掀起了一波种果热。
“每斤芦柑能卖到1块多,两亩芦柑园就能养活一家老小,培养孩子上大学。”陈幼美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永春芦柑产业的盛况记忆犹新。套上红色塑料袋,用五层瓦楞纸箱包装,包下火车皮运输,政府带队到全国各地卖果……都是彼时永春人的创新。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永春芦柑在我国东北地区尤其受欢迎,是冬季窝炕头补充水分的不二选择。

永春芦柑丰收。 刘端梅 摄
然而,进入21世纪后,永春芦柑产业盛景不再,一方面,水果市场日益多元化,传统柑橘效益下滑;另一方面,柑橘黄龙病蔓延成势。
“2000年以前,永春的柑橘黄龙病仅少量危害,未蔓延流行。2001年开始,个别果园受黄龙病影响成片死亡,其后逐渐蔓延危害,2004年后进入爆发流行期。”《永春芦柑志》梳理了全县黄龙病发生的时间线,也记录了产业的沉浮史。内忧外患下,果农管理积极性降低,大批果园陷入抛荒境地,全县芦柑种植规模跌入谷底。
2007年,陈幼美忍痛暂别这一过去赖以为生的产业。这也是湖洋镇许多果农的选择,大量人口到全国各地开办小超市。“芦柑小镇”被动转型为“超市小镇”。
果园失管,土地抛荒,人口外流,乡村空心化……乡村何以振兴?永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当地的思路是,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在众多可选项中,永春芦柑底蕴深厚、特色显著,能否重拾昔日辉煌呢?
突破以往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局限性,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依托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永春芦柑综合试验站,集成推广生态隔离、无毒大苗定植、动态更新病树、快速灭杀木虱、矮密早丰栽培等方式,以防控柑橘黄龙病,将全县柑橘黄龙病发生率降低至1%以下;培育“功夫永春”区域公用品牌,让从历史中走来的土特产以全新形象勇闯市场……产业组合拳下,永春芦柑正逐步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永春芦柑 刘端梅 摄
一个平台的赋能
2015年,阔别芦柑种植10年之后,陈幼美在湖洋镇锦凤村复垦100多亩果园,种植芦柑。对她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毕竟,见证过永春芦柑大起大落,重操旧业难免信心不足。直到遇到颜禧童,陈幼美才意识到,永春芦柑复兴之路,是一条艰难却众志成城的道路,来自不同领域的力量,正托举乡村走向振兴。
永春人颜禧童有两个身份。
他是远近闻名的“植物医生”。2001年,颜禧童开始涉足植保行业,创立球探体育比分:篮球比分直播:德盛植保有限公司,围绕永春芦柑与茶叶两大特色农业产业,提供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长期与农民打交道的他逐渐成长为篮球比分直播:市人大代表,深知农业发展痛点。许多农民对政策不熟悉,种地依赖经验,对新技术新理念接受程度低,市场信息不畅,营销观念传统,需要有更多掌握现代农业知识的能人为农民带路。
基于多年履职经历,颜禧童认为有必要拓展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与方式,不仅要建言献策,还要深度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要在两会期间集中履职;还要在闭会后常态化履职,不仅要发挥各自所长,还要协同发力。
这也是篮球比分直播:市人大一直试图破解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篮球比分直播:,为推动更多人大代表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永春人大代表服务乡村振兴平台”应运而生。今年,该平台升级为“永春县人大代表强农共富驿站”。
在强农共富驿站成员名单中,从源头种苗到栽培管理,从病虫害防控到加工销售,柑橘生产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专家型、能人型的人大代表。除了从事农业植保超过20年的颜禧童,永春县人大代表刘光淮拥有20多年柑橘贸易从业经历,篮球比分直播:市人大代表黄学敏是林木种苗领域的高级工程师……
“我们积极探索代表履职新模式,有效整合县域内涉农行业各级人大代表的人才资源,为农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永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志刚说,这一平台为他们全面深度参与乡村全面振兴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对于陈幼美而言,他们就是身边的智囊团,让她重新找到了种植芦柑的底气与信心。
陈幼美种植芦柑的经验虽然很丰富,但对于新发病虫害,她仍然措手不及。她发现,以往柑橘种植中鲜见的蓟马,最近两年日渐频发,芦柑一旦受到侵染,产量降低,果实商品性深受影响。面对新问题,果农手足无措,甚至病急乱投医。颜禧童敏锐捕捉到了芦柑生产新动态。
“永春芦柑出现的多是花蓟马与茶黄蓟马,具有明显的趋嫩性,在春梢、夏梢、秋梢抽发时,均会发生危害。”德盛植保公司派出技术专家卢旺权,在全县果园设立多个虫情测报点,很快就摸清了虫害的发生规律,同时对症下药,根据果园海拔、日照、虫害发生情况等差异,一园一策,科学配置药剂配方,精准制定防治方案。如今,颜禧童团队提供的蓟马防治方案,已在全县芦柑果园广泛应用。
刘光淮则带着广大果农,将永春芦柑卖到了更广阔的市场。
30多年前,刘光淮还是一名摩的师傅,接触到大量来永春采购芦柑的各地客商。从为收购商提供产地信息,到自己组织货源到全国各地卖芦柑,再到拓展海外市场,刘光淮在海内外建立了广泛的销售渠道。如今,他正依托自身的渠道优势,通过“企业+合作社+果农”的方式,帮助果农将永春芦柑卖到天南地北。几年前,刘光淮所在的永春县聚富果品有限公司,第一次将永春芦柑卖到了美国,成为中国第一个输入美国的宽皮类柑橘出口企业。用陈幼美的话说,如今只管种好芦柑,不仅不愁卖,而且芦柑还在树上就被订购一空。

篮球比分直播:德盛植保公司的专家指导农户观察病虫害。 (受访者供图)
一个机制的创新
永春芦柑的复兴,是八方合奏的田园曲,各方力量共同为这枚金黄果实注入新的生命力。
目前,全县芦柑栽培面积回升至12万亩,年产量28万吨。2025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上,永春芦柑以54.46亿元排名第20位。去年是柑橘小年,永春芦柑收购价从产季之初的每公斤3.72元,一路攀升至每公斤4.4元;今年全国柑橘大丰收,永春芦柑收购价依然维持在每公斤4.4元,在开采之前,订单便纷至沓来。
在丰饶的图景背后,一双双清醒的眼睛已望向更远的远方,关于土地与未来的对话在持续着。
“这片地种了几十年芦柑,土地板结硬化,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土壤,提高芦柑的产量和质量呢?”
“能不能把出口欧盟、日本的农残标准梳理出来,把禁用农药清单列出来,让我们好对照使用。”
……
颜禧童的日志中记录着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从两会会场到田间地头,他与基层一线频繁互动。

颜禧童(右一)正在指导芦柑种植户开展植保作业。 (受访者供图)
颜禧童说,在为农民解决急难愁盼、疏通产业堵点痛点的过程中,他的履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发现问题更直接,建言献策更具建设性。比如,建议采取合理科学的植保措施遏制黄龙病蔓延、依托文化与自然优势推动文旅融合及乡村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发展以竹代塑产业……近年来,他每年都提交近10件建议。
随着芦柑产业发展渐入佳境,永春县联合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团队、华中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球探体育比分: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多方科研力量,汇聚多方合力共同推动芦柑产业复兴;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空天遥感等技术,建设全县统一的柑橘生产智慧平台,随时随地一键点击,就能实现对每一片果园每一株果树的全生命周期监测……
“强农共富驿站瞄准了农民增收致富这一核心需求,是一个便捷、高效、接地气的‘全天候’履职平台,能让经济能人型、专家型的人大代表更直接地联系群众,更高效地为民解难题,让他们主动下沉到基层,或现场解疑释惑解民忧,或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并督促解决,或通过约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解决等形式为群众服务。各级代表履职由‘散’变‘专’、由‘阶段’变‘常态’,更深刻融入乡村振兴大局。”郑志刚说。
眼下,这一行之有效的模式正从农业农村领域向更多行业拓展。据悉,永春县人大还创新组建了服务招商强企、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城乡建设等多个代表专业小组,并设立活动平台,引导更多人大代表中的专业型人才,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深度参与到各自行业发展中。(记者 林淑霞 张辉 通讯员 苏福彬 颜彩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时隔12年 篮球比分直播:再获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2025-11-05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