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提升辖区卫生品质,泉港区下辖七个镇(街道)立足自身实际,创新推出各具特色的工作机制,开展环境卫生提升行动,使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前黄镇:落实“三抓三跑”,压实责任促长效
前黄镇以“三抓三跑”机制为抓手,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三抓”即常态化抓好日常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确保基础整洁;抓好每月专题会议,及时研判问题、部署任务;抓好镇级督查考评,以考促干、以评促优。同时,镇卫生分管领导坚持每周“三跑”:深入各村居大街小巷巡查环境卫生,现场督导督查考评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主动对接镇创卫办,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
南埔镇:执行“321”机制,整治提升显成效
南埔镇创新执行“321”工作机制,为环境卫生整治提供了有力保障。即:每月开展3次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重点难点区域集中攻坚;组织2次考评,量化指标、严格标准,倒逼责任落实;召开1次调度会,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动态调整工作策略。通过这一闭环管理,南埔镇环境卫生整治效果显著,辖区环境清爽整洁。
峰尾镇:推行“逢五必动”,全民参与焕新颜
峰尾镇推行“逢五必动”工作模式,将每月5日、15日、25日定为城乡人居环境卫生大整治日。届时,镇村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响应,共同对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房前屋后等区域进行全面清扫,清理卫生死角和积存垃圾。这一举措有效激发了全民参与热情,持续改善了人居环境,让古镇焕发新颜。
山腰街道:打造“三链融合·五零美境”精细管理提质效
山腰街道积极探索“三链融合·五零美境”工作模式,通过责任链、执行链、保障链的有机衔接和高效运转,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管理体系。该模式推动环境管理向精细化、智慧化、长效化转型,有效破解了一批环境治理难题,其环境卫生考评成绩稳步提升,为居民营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涂岭镇:探索“四全”模式,全域提升展新貌
涂岭镇探索并深化“四全”工作模式,即:实现环境卫生整治全域覆盖无死角、动员全员参与齐上阵、实施全程监管不松懈、追求全面提升上台阶。通过这一模式,涂岭镇整合各方力量,强化过程管控,推动城乡人居环境面貌得到大幅改善,呈现出干净、整洁、有序的良好态势。
界山镇:聚焦“考评+保障”,夯实基础求长效
界山镇聚焦考评督导与基础保障,多管齐下提升环卫水平。一方面,推行工作日“每日一暗访、一月一考评”机制,考评结果与绩效管理挂钩,并对后进村主干进行约谈。另一方面,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投入资金修复更换破损勾臂箱,采购分类垃圾桶,并统一环卫服装。同时,界山镇还探索海岸线保洁等市场化运作,并通过多渠道宣传引导,营造共治氛围。
后龙镇:构建“1+4+N”模式,凝聚合力抓提升
后龙镇积极构建“1+4+N”工作模式,全面提升环境卫生治理效能。“1”个核心引领,即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4”项重点举措,包括常态化巡查、精细化清扫、科学化转运和制度化考评;“N”方力量参与,即广泛动员群众、志愿者、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治理,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效提升了辖区环境的洁净度和美观度。
如今的泉港区,正以更洁净的环境、更优美的风貌,朝着更高品质的宜居宜业新城目标阔步前进。主次干道干净整洁,两侧绿化错落有致;村居环境焕然一新,昔日的卫生死角变成了精致的“口袋公园”;海岸带沙滩洁净,碧海蓝天景致重现;住宅小区管理规范,楼道通畅、庭院美观,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增强。
下一步,泉港区将总结推广各镇街的优秀经验,推动形成全区统一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同时,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投入和治理力度,持续巩固和深化整治成果,全力打造一个全域美丽、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探访城乡融合的永春之路:新韵·新事·新风2025-10-21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