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三明,漫山遍野弥漫着收获的芬芳。茶园里,茶农指尖翻飞抢采青叶;果园中,不少游客体验采摘;公路上,一辆辆满载的货车往来穿梭,将新鲜优质的三明农产品送往全国各地。一场围绕促进农产品消费的“交响乐”,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
农产品消费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农业生产。近年来,三明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力抓好促农产品消费工作,通过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等措施,助力农产品消费持续升温,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新引擎。
擦亮明品“金招牌”
优质供给锚定新需求
初秋时节,大田美人茶进入盛采期,在大田县屏山乡的一座座茶山上,茶田层层铺展,茶农们纷纷抢抓农时,采摘、加工、制作新茶,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
近日,大田美人茶的火热销售市场再添新柴。8月初,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2025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示名单,大田美人茶、宁化牛角椒、尤溪绿茶、南霞芦柑、将乐黄精、将乐甜橙等6个三明农产品入选。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森林城市,三明连续4年荣膺“中国绿都”榜首,各项环境指标长期稳居全国前列。依托优渥的生态资源禀赋,我市积极培育生态农业,积极构建以大食物观为引领的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73亿元,增长3.8%,增幅居全省第三。
当前农产品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化、个性化,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市将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提高“三品一标”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水平。
同时,我市制定出台《三明市“绿都明品”“绿都明景”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绿都明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显著提升,成为三明市生态农业的响亮“招牌”,不断推动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提品质、保安全同步推进。通过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和可视化监管模式,我市全力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持续擦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金字招牌,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三品一标”认证产品875个,40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通过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以更高质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我市农产品消费增长潜能持续释放,形成了农业生产和消费提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展会电商齐发力
产销对接驶入“快车道”
眼下,走进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的柑橘园,一棵棵橘树生机盎然,村民们正忙着给橘树除草、施肥、修枝,为一个多月后的丰收做足准备。
“在6月25日的义乌推介会上,我们跟上海花儿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150万斤的订单,75万斤的订金已经打到农户的账户上。”西际村党支部书记余杨炳满眼笑意,今年蜜橘树刚进入花期,就被上海客商预订,销路不愁。
义乌推介会期间,受益的远不止西际村。活动现场,来自浙江、上海、福建等地的采购商纷纷与我市参展企业进行洽谈,气氛热烈。推介会直接促成当地20余家采购商与我市30多家企业达成3000余万元采购意向。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用好沪明对口合作、泉明山海协作、对口支援等机制,持续在上海、篮球比分直播:、义乌等地举办“绿都明品”品鉴推介会,通过开展高频次、强针对性的展会活动及大田美人茶开茶节、“三明蜜桔”桔王争霸赛等专场活动,邀请全国大型采购商来明开展“产地行”,直接对接采购商、渠道商、供应链企业,促成大量订单。
云端发力,电商直播拓新径。“我们的黄桃个大饱满,非常脆甜,喜欢的朋友赶紧下单……”7月22日,在“快递+建宁黄桃”助农直播活动现场,主播们一边面对镜头试吃,一边与网友热情互动。
据统计,本次助农直播活动吸引超100万人次观看,订单数突破3万单、销售黄桃近9万公斤。
我市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汇聚了多方合力。今年1-7月,市商务部门已组织重点电商企业直播带货超669场次,带动线上销售超6800万元;市场监管部门与多个网络平台达成协议,为农特产品提供专属流量入口、绿色通道及营销支持;邮政管理部门联合交通运输和商务部门把快递点设到村口,为农特产品出山进城提供有力支撑。
当农业生产遇上政策东风和数字浪潮,我市正持续利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方式,为农产品打通“出山路”,助力“土特产”走向更广阔的“大市场”。
采摘认养趣味浓
农旅融合激发新活力
今年6月,沙县区虬江街道柱源村二十四功夫农场采摘园里的瓜果渐次成熟,一拨拨游客前来采摘打卡。
“今年种了100亩瓜果蔬菜,包括番茄、水果玉米、白玉黄瓜、贝贝南瓜、西瓜等。其中番茄栽种近20亩,共有11个品种,这些番茄汁水多、甜度高,吸引了沙县、三元、永安的众多游客前来游玩、采摘。”采摘园负责人蔡荣添说。
农旅融合的活力,正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奔涌。盛夏时节,泰宁县梅口乡茶旅小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住民宿品茶,登山采茶,入工坊体验制茶……“宿于茶乡、养于茶境”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在茶香中放松身心,流连忘返。
茶旅融合蹚出“富民路”。2024年,梅口乡全乡茶叶产业链产值突破亿元,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五一”假期接待量再创新高,达4万人次,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8月30日,来到位于永安市的三明知青部落,不少都市“新农人”正在认领的菜地里挥动锄头,仔细地平整土地,准备种上自己爱吃的蔬菜。
“我们有近80亩的实体土地可供认领,客户只需要每年支付700至1200元不等的认领费用,就能拥有专属的‘一亩三分地’。”三明知青部落负责人说。
据了解,三明知青部落内已有34块小型露天果蔬地被认领,20亩的中型水稻田更是被抢订一空。
当前,三明各地正探索土地或农产品在线认养、认购模式,让消费者亲身参与农产品生产,在城市消费者与乡村生产之间建立起情感连接。
田园采摘、乡村民宿、线上认养……近年来,随着乡村游热度的不断提升以及体验式消费的兴起,农产品销售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此,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文旅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广“民宿+农业+文化+旅游”“赏花+采摘+产品直供”等融合模式,结合各地特色产业举办丰富多样的农事体验活动,实现农产品销售与农民增收双赢。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从线下展销到云端带货,三明正不断激活农产品消费市场,打通产销堵点、释放产业活力。这条火热奔赴的“舌尖”之路,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全媒体记者 金鹏 通讯员 刘涵 黄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福鼎市流美中心小学:观看阅兵盛况,凝聚奋2025-09-05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