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园区兴,产业强。
啤酒的麦芽香气、光伏板的金属光泽、新能源汽车的流线造型……这些看似平常的元素,却以新质生产力为催化剂,正在莆田涵江这片热土上产生奇妙质变,重塑产业格局,推动啤酒城、光伏城、汽车城三座现代化产业园区在兴化湾南岸强势崛起。
国省干线联十一线涵江段建成,带动沿线产业崛起。 陈少希 摄
百威雪津厂区 陈少希 摄
萍湖村加速推进户用分布式光伏建设。姚庆兵 摄
云度生产车间陈琳 摄
一瓶啤酒 激活一座城
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5年5G工厂名录》,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智慧低碳5G工厂成功入选,成为球探体育比分: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这是百威雪津啤酒继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者” “国家级碳达峰领跑者”“国家级绿色工厂”,入选啤酒行业首个“全国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后,树起的又一个行业标杆。
走进位于涵江食品产业园的百威雪津啤酒厂区,只见车间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繁忙运作,一只银白色的智能机器狗来回穿梭。这个“智能巡检员”仅用一小时就完成酿造区域巡检,并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数据,使中央控制室能够即时生成动态分析报告。据了解,该机器狗集成6项先进功能,使劳动生产效率提高5.6%、生产链安全风险系数降低23%,有效替代传统人工作业。
百威雪津啤酒总工程师刘志泉介绍,企业累计投入6.83亿元打造数字化矩阵,实现5G全覆盖,数字化转型成果在工厂广泛应用,助力企业实现品质和效率的双提升,目前啤酒产能突破200万吨。从篮球比分直播:起,百威雪津连续6年纳税超10亿元,持续位居莆田市纳税榜单第一名,跃升为球探体育比分:百强企业之一为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宝贵经验。
从生产单一品牌的地方小厂,到全球单体领先、生产8个国际品牌的标杆性低碳智慧工厂,百威雪津依托链主优势,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扩链、延链与补链,在木兰溪沿岸形成了产业集聚区。今年8月,在啤酒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百威雪津工厂四十周年活动上,莆田市被授予“中国啤酒制造之城”称号。
此外,百威雪津积极探索“啤酒+”融合发展新路径,建设百威中国啤酒博物馆,发展工业旅游,以酒为媒积极参与打造啤酒节等城市IP,拓展多元化消费场景,形成集文化体验与工业生产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打造出欣欣向荣的啤酒城。
向光而行 绿电风生水起
金秋9月,涵江“光”景正好。
9月9日,省重点项目晶鸿涵江兴化湾3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开工。该项目由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约15亿元建设,致力打造集光伏发电、现代养殖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渔光互补示范基地。
在现场,光伏板排列成蓝色能源矩阵屹立在兴化湾畔,光伏板下方水域鱼儿自在游弋,呈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立体循环图景。
“这种模式减少陆地资源占用,一地两用,水体还能为光伏组件降温,提升发电效率,实现双重效益。”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莆田项目负责人李军介绍,300MW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约4.8亿KWh,可为百威雪津啤酒、长城华兴玻璃等龙头企业提供绿电支持;建成达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4.4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16万吨;配套的储能设备,还能服务区域用电,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多方共赢。
作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示范区,涵江区积极探索“光伏+”多元化应用场景,多元布局光伏发电项目、大力发展“阳光经济”,全力打造光伏城。
在工业园区,光伏发电蔚然成风。百威雪津15万平方米厂房屋顶,光伏年发电量1500万千瓦时;云度新能源汽车14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后,年发电量超1400万千瓦时,实现新能源、储能、智能充电互相协调支撑……
在乡间沃野,蓝色光伏板亦“走红”屋顶。在庄边镇,许多农户的屋顶都覆盖上了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庄边镇镇长黄建钦介绍,屋顶光伏发电项目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农户受益”模式,自2022年11月与创维新能源公司合作启动以来,已实现22个村全覆盖,并从今年开始见到效益。与庄边镇一样,白沙、萩芦、三江口等镇也正加快实施户用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引导村民吃上“阳光饭”。
从渔光互补的蓝色矩阵,到厂区屋顶的绿电血脉,再到千家万户的“阳光存折”,涵江以光为笔,描绘出一幅绿色能源与高质量发展交融共生的崭新画卷,光伏城冉冉升起。
龙头带动 壮大汽车产业链
9月19日,在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批刚下线的“云兔AIR”新能源汽车整装待发,即将启程运往海外。
作为扎根涵江的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云度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赛道上一路疾驰。“今年海外订单交付顺利,海外生产基地建设也在按计划推进。”企业综合管理部总监李伟宾介绍,云度新能源汽车严格按照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打造产品,产品远销墨西哥、以色列、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长、带动力强,是涵江高端装备产业弯道超车的战略选择。”涵江区工信局局长陈培杰表示,该区以云度为龙头,积极融入“电动福建”建设,精准对接汽车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并培育优质零部件企业。如今,以零部件、动力电池、汽车电子、智能网联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链加速成势。
目前,该区建成总投资8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专门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灯以及内外饰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打造定制化厂房,形成30万台套的配套能力。
位于莆田模具产业园的中创(莆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科技感扑面而来:高清摄像头如精密鹰眼紧盯生产细节,AI算法在后台屏幕飞速流转,12台机械臂循着预设轨迹精准完成螺丝拧固、卡扣嵌装……中创凭借“机器代人+智能质检”技术,高精度汽车门板年产能达30万套。
已经试投产的召远汽车内饰包覆件项目,为奔驰、小米、吉利、沃尔沃、上汽通用、蔚来、比亚迪等头部车企供应门板、仪表板等核心部件的高品质包覆产品,订单已排到年底。
目前,在涵江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和莆田模具产业园,已形成“原材料—零部件—整车”汽车产业链条,成为福州青口汽车城零部件产业链的重要供应商,跻身全国多家知名车企的合作伙伴,助力涵江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新高地。
“我们将立足自身产业基础,瞄准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集群建设优化产业生态,以产城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续写‘新三城’的新故事,创造新精彩。”涵江区领导表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福州推进“公交+地铁”双网融合 串起民生“2025-09-22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