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 > 宁德新闻 > 正文

闽东有戏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9-14 09:10 /

  初秋,闽东夜晚的风中已能感到一丝凉意。伴随着锣鼓声止,屏南县龙潭村,为期40天的第一期夏日惠民演出画上句号。

  “每天下午、晚上各一场戏。高频的演出,还真有些吃不消。”年逾花甲的屏南龙潭四平戏剧团团长陈官购直言。但借着龙潭村旅游旺季,能让游客一睹四平戏风采,他累并快乐着。

  一方水土育一方戏。在宁德,乡土气息浓郁的北路戏、细腻婉转的越剧、平白如讲话的平讲戏……绿水青山间,传统地方戏曲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在时代土壤里努力扎根、抽枝、绽放。

85e38af3-2914-49c1-b738-b9bcc95b3311.jpg (1)

  红色主题平讲戏《九家保》在家门口上演,吸引一众戏迷。李郁 摄

  古韵新声:

  乡音里的时代回响

  “今天得早早去占个头排位置。”8月22日,吃过晚饭,福安市民郑火强拎上小板凳,急匆匆赶往人民广场。

  作为一名资深戏迷,家门口的平讲戏表演,郑火强场场不落。抵达时,许多老朋友已早早等候在此,“全家福安·艺起唱”音乐活动点里三层外三层,人声鼎沸。“平讲戏用福安本地方言演,听着亲切、带劲。”郑火强道出了老戏迷的心声。

  作为福安市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平讲戏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其唱词和对白都使用地方方言,唱腔多融合民歌俚曲、道腔释乐,诙谐灵动,生活气息浓郁。

  然而,受外来剧种冲击、城镇化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曾经这唱响闽东的乡音仅剩零星回声。

  复兴之路始于2005年。当时,福安将平讲戏设为闽剧团专演戏种,并将目光瞄准国家级非遗立项。平讲戏传承多靠口传心授,曲谱和剧本寥寥无几。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副主任袁石明等人辗转戏研机构,遍访资深戏曲专家,邀请老艺人回归舞台,逐个演、逐个唱,历时8年,一点一滴将散落的记忆拼凑复原。终于,2014年,平讲戏成功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福安平讲戏一波三折的“非遗路”折射出闽东诸多地方戏种的生存之困。城镇化进程加快,民间戏曲生存土壤不断缩小,福安平讲戏在闽东戏曲舞台上缺席了近半个世纪,24个曲调失传;寿宁北路戏剧团举步维艰,演员们纷纷卸下戏装,自谋出路;福鼎提线木偶剧团因演出锐减,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穷则思变,各地开始探索破题之道。屏南成立地方戏曲研究办公室,组建传习所、传承协会;福鼎推动闽浙边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展开合作,以五年制大专委培托起戏曲“新希望”;寿宁投入1000万元改造寿宁县影剧院,建成全国首个以北路戏命名的专业剧院——北路戏剧院;福安市建立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传习基地、市老年大学平讲戏艺术培训基地、坂中中心小学等6个基地。

  灯光渐暗,好戏开场。乡音古韵中,取材于福安松罗乡南溪村九户群众以性命、财产具保,营救闽东特委领导人的平讲戏《九家保》,在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和质朴唱腔演绎下,完美呈现人物情感。90来分钟的演出,郑火强全神贯注。

  “观众坐得住,说明我们的剧目排练得成功。”在袁石明看来,戏曲的生命力在于其独特个性,在挖掘保护中,就是要找准个性,不断放大,才能在众多戏曲中葆有特色。

  青春入戏:

  传承路上的接力跑

  早上8点,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的排练厅里,一群“00后”挥汗如雨。他们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着“吊嗓子”,打磨“云手”“兰花指”,咬牙坚持着标准的“一字马”。

  正在练习劈叉的陈玉婷年仅21岁,是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的新生力量。今年刚入职的她,已在《小放牛》《白蛇传》中崭露头角,收获了一批“铁杆粉丝”。

  今年3月,原创闽剧《家书》首演,登台献演的不仅有老演员,新生代演员也崭露头角。古田县闽剧艺术中心青年演员孙元便是其一。经过3年不懈努力,孙元已成长为剧团新生代骨干,参演了《龙虎争婚》《狸猫换太子》《状元乞丐》等多部闽剧。

  正是这群年轻演员的选择和加入,为传统戏曲注入了最珍贵的蓬勃活力。

  这份活力的源头,是老戏骨数十年如一日的“守”与“授”。

  今年59岁的吴卫平,11岁入行北路戏。他深知:“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绝不能断在我们手里。北路戏的活态传承,必须注入新鲜力量。”

  为此,他和团队四处奔走,争取“定向委培”政策,深入乡村、学校寻苗子,为学员解决学习经费与生活之忧;建立“老带新”“一对一”教学体系,由资深演员手把手传授年轻学员;搭建“戏曲进校园”“乡村巡演”等实践舞台,与凤阳镇农民演员和校园社团成员互相切磋,让年轻人磨砺成长……

  “中心现有30多名成员,年轻力量日益成熟,9月将有10名委培生入学,中坚力量正在形成。”吴卫平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与专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人才;以老带新,加快人才传承接续;鼓励青年演员参加艺术展演、比赛……在如今的闽东戏台上,一批批年轻艺人在舞台上成长,在实践中历练,一个良性的传承梯队已然形成。

  目前,宁德戏曲中涌现出4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7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焕新发展:古老剧种的“破”与“立”

  现代化浪潮、多元娱乐的冲击、观众老龄化、专业人才断层……挑战如影随形。闽东戏曲的未来,呼唤着更深层次的“焕新”与“立业”。

  8月29日晚,寿宁县北路戏剧院座无虚席,折子戏《挂画》《扈家庄》《霸王别姬》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一曲戏罢,台下连连叫好。这是“寿宁大美 北路有戏”2025年球探体育比分:地方(濒危)剧种公益性演出现场之一。今年夏天,这一系列演出已展出近10场,既有经典折子戏曲目,也有新编现代曲目《下党故事》《北路珍遗咏华章》等。

  令人惊喜的是,台下不仅有白发老者,也不乏年轻人和小学生。第一次看北路戏的大学生张宇玲说:“舞美灯光很现代,唱腔虽然古老,但配器加入了现代元素,故事讲的是我们身边的事,完全能看懂。”

  近年来,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积极运用新技术,引入音乐剧、交响乐,创新编排《烽火岗垅》《下党故事》。去年5月,中心成立寿宁北路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对外承接商业演出,目前营业额达60多万元。

  在福安,平讲戏的“焕新”同样步履不停。

  “送戏下乡是过去我们传播平讲戏最常用方式。”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刘璇介绍,“全家福安·艺起唱”音乐活动点在城区公园、广场逐步建立,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好戏,而成长起来的平讲戏还成为福安文旅推介的一张名片。“这两年我们走出福安,到上海和周边县市展演,好评如潮。”

  任何一门艺术想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扎根人民,平讲戏也不例外。红色主题现代戏《九家保》、廉政小戏《四知太守》、禁毒题材《深山除毒记》……这些年,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创排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

  戏曲传承,是政府、社会、传承者与观众共同谱写的共融交响。宁德市政府将非遗保护纳入发展规划,提供稳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媒体通过深度报道和直播,让戏曲之美被更多人知晓;文旅融合开辟了新天地——在福安廉村古堡,在寿宁西浦景区,游客不仅能欣赏古建筑,还能邂逅一场原汁原味的戏曲表演,甚至参与简单的扮演,让戏曲成为独特的文化体验。

  经典的曲目,要在时代文化中酝酿。眼下,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正忙着排练以连家船民为主题的剧目。“去年,我们就开始编大纲、采风,着手准备连家船民题材。今年已经完成初排,目前大家正抓紧排练,年内就能和观众见面。”刘璇满怀信心。(记者 单志强 见习记者 周佩青 通讯员 陈雅芳 章烨秋)

原标题:闽东有戏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篮球比分直播: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评论(闽东有戏)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一路繁花
  • 省委省政府印发行动方案 加快福建经济社会
  • 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榜发布 球探体育比分: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
    医解百科︱为什么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专题推荐
    世遗篮球比分直播:
    世遗篮球比分直播: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篮球比分直播:
    何以中国·向海篮球比分直播: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一路繁花 省委省政府印发行动方案 加快福建经济社 闽东有戏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冲刺 T2航 福建:以“点题整治”提升社会之治 走出“灶台边” 走上产业链 龙岩市为妇女 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关键一招 莆田涵江区:算清“三本账” 找来“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