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时间,几十笔消费,7万元存款不翼而飞,但储户却毫不知情。前日,福州市民江先生拨打本报95060反映,他的储蓄卡被人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盗刷,“我有开通短信提醒功能,为什么没有收到通知?”
江先生称,前几天他在ATM机上取款,发现卡里少了7万多元,通过网上银行查询,发现快钱支付、易宝支付有消费记录,“多的千元,少的几百元,分23笔被刷走。”
“我们已建议江先生第一时间报警求助。”昨日,涉事银行相关负责人说,但要挽回损失,只能联系第三方支付平台,并找出被盗刷款最终消费的商家。随后,记者从快钱、易宝客服处获悉,江先生需提供报案回执等材料,证明这些消费并非自己所为,才有可能获得赔付。
江先生表示,他会按照要求提供材料索赔,但有两件事想不通,“我从来没有注册过这些支付平台,钱是怎么被划走的?如此疯狂的盗刷,为什么我连一条扣款通知短信都没有收到?”
“第三方支付,已是盗刷重灾区。”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犯罪分子通过购买网络交易记录、保险公司的数据,获取储户的卡号、身份证和手机号,利用这些信息,即可登录第三方支付平台开账户。在盗刷消费时,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储户手机植入木马,拦截交易验证码和扣款短信,就可以“悄无声息”地盗刷。(记者 李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宁德市科技馆创新理念分享馆 特色参观活动2025-09-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